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。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“网红”减肥方法并不通用,需警惕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
2025年11月12日07:33 来源:经济参考报记者 邓杰
“尝试‘液切’减肥法的第四天,我在上班的时候突然眼前一黑,晕倒在办公室里。送到医院检查时,发现我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。”家住北京的张女士回忆起今年的减肥经历仍心有余悸。 “‘网红’减肥方法其实并不适合所有人。”张也不例外。在营养科医院,很多健康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盲目追随“网红”的减肥方法,而其中隐藏的健康风险却无法消除。e 被忽略。近年来,饮食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。在社交媒体上,生酮饮食、“流质断食”、轻断食等概念被作为“减肥秘诀”广泛传播,一些减肥食谱和产品声称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效果。以生酮饮食为例。这是一种高脂肪、极低碳水化合物、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模式,迫使身体燃烧脂肪获取能量,模拟饥饿。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要求低于50克,脂肪摄入比例较高,为70%~80%。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鹏举指出,这种几乎不含基本食物的饮食模式很难长期维持,会造成营养失衡、电解质紊乱,增加心血管系统、肝肾的负担。什么是 ev更令人担忧的是一种称为“液体暂停”的减肥方法。 “这种方法需要每天摄入流质或加工前的流质食物,能量很低。”刘彭珠表示,“缺水”是一种极端的饮食方式,长期坚持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衡、营养缺乏等问题。记者在蚂蚁集团AQ人工智能健康应用中输入“减液减肥法”进行查询。运行程序时,还出现了“关键警告”。 “液体减肥法”不符合健康减肥的原则。减肥效果主要是损失水分,而不是脂肪。中国医学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玉仁表示,从中医角度来看,不适当的生酮饮食、“断酒”等饮食方法很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。健脾胃,从而加重气脾两虚的情况。 “脾为后天之本。当脾虚弱,运化功能失常时,就会出现气血生化不足,营养流失,津液输布失常,水液潴留不足,影响脏腑健康。”事实上,就在今年4月,在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,专家就建议生酮饮食等减肥方法, “补水”、代餐“不推荐”,列举众多健康风险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强调,任何减肥方法都必须考虑个体差异,中医减肥也是如此。一些糖尿病患者采用生酮饮食后可能会出现酮症酸中毒,“16+8”轻断食法(每天进食8小时,禁食16小时)并不适合所有人。刘鹏举提醒,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儿童青少年、老年人以及有基础健康问题的人应采用“16+8”轻断食法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,盲目追随减肥潮流带来的后果远远超出想象,有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,这些迹象都表明你的身体正在为减肥付出代价,那么在国家所谓的“体重管理”下,如何科学减肥呢?d 整体心理状态。减肥者减肥应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,以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。刘鹏举表示,减肥不仅仅是“不吃”或“少吃”,还需要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相结合。首先是要兼顾能量控制和营养平衡。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量,增加优质、富含纤维的蛋白质的摄入量。二是适度增加运动量。运动会增加能量消耗并改善新陈代谢。我们建议将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相结合。第三,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姿势。 “某些人群,比如肥胖患者,需要更全面的治疗方案。不同年龄、不同肥胖程度、不同合并症的患者“还需要不同的饮食、运动、药物(或手术)治疗方案。”张玉仁说。专家表示,实现健康体重不是短期任务,而是长期承诺。减肥没有单一的公式。选择“网红”减肥方法时,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决定,避免盲目跟风,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。
(编辑:何欣)